生命科学研究(生命科学研究杂志)




生命科学研究,生命科学研究杂志

炎炎夏日里,悠长假期中,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上海中心联合实施的“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科学素养提升营正火热进行。

自5月20日开营之日起,“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将分批次举办共20组为期1天的科学素养提升营活动,每组5名学员,活动将持续到7月下旬。

7月15日,科学素养提升营走进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技物所”)。上海技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何志平迎来了他的学员。

目前,人类已经成功向火星、木星和土星等行星发送了多个探测器。这些探测任务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图像,揭示了宇宙的奥秘。航天与深空领域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最高领域之一,也是诸多青少年最感兴趣的科学领域。

上海技物所便在我国空间遥感、深空探测、空间科学等方面持续贡献了智慧和力量。7月15日,满怀敬畏之心,蒋颐健、刘彦哲、李熠宸、程欣悦和蒋凯瑜五位学员走进上海技物所。

本日活动从参观上海技物所展示馆开始。

上海技物所以红外物理与光电技术研究为定位,重点发展空天红外与光电有效载荷、红外凝视成像及信号处理、红外探测器、空间主动光电技术及遥感信息处理等技术。


学员们对“高大上”的上海技物所究竟在做什么研究有了具体理解。

自建所以来,研究所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研究和技术人才,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


介绍起研究所的院士前辈,何志平老师如数家珍。

汤定元院士(1920年5月12日—2019年6月3日),1964年调入上海技物所,毕生都在此工作。他开创并参与研制成功数十种光电器件和红外探测器,其中一些已应用于人造卫星、军用和民用高科技装备中,为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

曾参与2022年“科学T大会”的褚君浩院士,毕业于上海技物所,亦是上海技物所的研究员。褚院士长期从事红外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开展了用于红外探测器的窄禁带半导体碲镉汞(HgCdTe)和铁电薄膜的材料物理和器件研究。

“墨子号”工程常务副总设计师、卫星总指挥王建宇院士也来自这里。他带领团队研发了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他通过工程设计和研制,把很多科学家的大胆设想变成现实,是为科学家实现“梦想”的人。

在何志平老师的带领下,学员们了解了上海技物所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和荣誉,各项研究成果和设备,感受到了科研人员励精图治、开拓创新的初心。

何志平老师长期从事空间光电技术与系统研究工作,致力于空间光谱探测、主被动复合光学等领域方法、技术与系统研究。学员们参观了何志平老师所在的中国科学院空间主动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在空间激光探测与成像、多维多尺度定量化光电信息感知、空间激光和量子信息传输与测量等技术领域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以提升我国空间主动光电探测能力为宗旨,为我国在空间科学、深空探测、对地观测等领域引领发展提供技术基础。


何老师介绍空间动态远距离单光子链路构建。


何老师介绍基于压缩感知孔径编码的计算高光谱成像技术。


参观空间光电载荷地面性能综合评估装备。

科研与科普紧密相连,二者结合将促进科学的繁荣发展,助力人类更好地理解和改善自然界和社会环境。实险室在潜心科研之余,还特别注重科学传播与普及

院士、科学家、科研骨干们热心将科学知识向社会普及,通过电视采访、纪录片拍摄、各种高端论坛演讲、 公众开放日、在线直播、走进中小学、走进街道社区等科普教育活动,普及科学知识。

下午,围绕“红外光电探测极限与探测能力提升技术前沿”、“空间目标感知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末来光子技术研究与应用方向”三个问题,何老师及团队博士生、 博士后和学员们展开了激烈讨论。


蒋凯瑜对红外光电技术的应用,尤其在军事上的应用,很感兴趣。


何志平老师团队的博士生栾一飞解释主动红外光探测和被动红外光探测的区别。


蒋颐健分享了自己对“未来光时代”的理解。


何志平老师向学员们举例生活中的红外线应用。比如,遥控器、感应水龙头、感应门等。


程欣悦介绍自己对“空间目标感知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的理解。


何志平老师团队的博士后王梅竹介绍,嫦娥七号上的红外线成像光谱仪如何更智能地进行月球探测。

在讨论环节,何志平老师因趣利导,耐心询问每个学员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然后进行深入浅出的解释。何老师鼓励学员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宇宙奥妙,等你们去研究、去探索。

在未来,航天与深空将继续是人类追求未知、探索宇宙的领域。我们将见证更多技术创新,更多挑战的克服,以及更多令人振奋的发现。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将不断拓展深空探测的边界,或许有望寻找到其他宜居行星,甚至探索太阳系之外的星际空间。

以少 年之名,燃科学之光!2023年“科学T大会”拟 于 11月初 在 上海 举行 ,日前,“科学T大会”海选活动已启动, 面向全球海选科学青少年。

入选的科学青少年将以“Sci-Ter”的身份受邀参会,获得与世界顶尖科学奖项得主、中国两院院士、海内外资深科学家和青年科学家们面对面交流互动机会。

“科学T大会”等待热爱科学的青少年,逐梦科学,创变未来。扫码前往2023年“科学T大会”海选官方站,即刻参与挑战!

编 辑: 陈 墨

责 编:小 文

· 带着未知而来,赴一场AI探索之旅

· “大尺度”下探秘“微观世界”

姜雪峰当向导,揭秘最“硫”行的化学奥秘

越多问题涌现,越接近量子世界

生命科学研究(生命科学研究杂志)

2023考研秘籍

跟我一起考研吗?马上关注我分享独家资料您